<h1>鸦青缥。(二)</h1>
鸦青缥。(二)
这枚图腾是剑圣的标记。
大约是前年,以软剑而称霸剑客之中的剑圣败给一个少年人,将自铸自用的一把兵器谱上名列前茅的精钢软剑输掉了,武林宗师败在无人知晓的年轻人手上说来也是件丢脸的事儿,这老头不仅不以为耻还沾沾自喜地昭告江湖,叹一句后生可畏,江山代有才人。
但是没有人知道赢了剑圣的少年究竟是谁。这么大的一顶帽子,竟没有哪家俊杰出来认领,一时间,神秘少年到底是谁议论纷纷,好事者更连出了一月武林小报,卖弄玄虚了半天最后揣测出了那剑客出身青岚山。
青岚山素来低调,正经的连个门派名儿都没有,就依着山成了名。戴月溪更是看得开,每隔几天就下山买武林小报,一身轻松地探究着传闻中的英才少年剑客到底是何方神圣。
直到这全师门上下才六个弟子的偏僻崇山小门,一跃成为了话题的中心。
戴月溪:???
他可以不夸耀地说,若要排算年轻一代的使剑翘楚,青岚山上能有名号的,至少有三人,分别是大师兄陆蕻,三师妹苏晓山以及四师弟萧燕支。
但是怎么摸排,大师兄早已过了少年的年纪,当年已经二十有五,那与师父是故交的剑圣更是看着他长大的,若是他也不会这么神秘;十七岁的萧燕支倒是貌似符合,可他身份始终与江湖人不一样的,京城侯府家的公子纵是一身旷世武艺,是不会沾上江湖尘烟的,别说他半年前回了京城;苏晓山更不用提,那是个姑娘啊。
况且青岚门全门上下,没有人会使软剑,也没见着有人带了柄软剑回来。
师门真是无辜。
戴月溪折好小报,看着小师妹吃一个桃子吃得脸颊圆鼓鼓的,一双扑闪扑闪的眼问:“二师兄,你在看什么呀?”
戴月溪怕小师妹担心,也拣了一个桃子,咬了一口:“没什么。”
隔了几日剑圣居然还像模像样的来了。
外头刚平静了一点,这会又都疯传,看啊,剑圣都亲自去确认了,这天才少年就是青岚门的人没跑了。
其实要说剑圣这老人家怎么想的,他对陆祁底下的几个弟子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当然知道那人并不是青岚山上的。他不过就是想去找那个陆老头,炫耀一下——你看啊,江湖上用剑精妙的后生,并不是只有你教的才行。
事实上陆祁的几个徒弟,让他嫉妒得牙都酸了。
最大的陆蕻极其稳重,剑法也是一招一式踏实稳妥练下来的,天资好人又刻苦,若不是陆蕻是陆祁的儿子他早就把这好苗子给抢过来了。后来还有苏晓山与萧燕支,那是明白了什么叫天赋卓著,什么叫就是比别人高 一截儿,结果一个两个都是朝里的显贵人家点名要陆祁做师傅给送来的。
再看看自家的徒弟们,只觉得恨铁不成钢。
剑圣毫不遮掩他的嫉妒。先前他放眼全江湖,甚至都觉得没有哪个用剑的后生能强过青岚山这三个人。一方面觉得这样比他的徒弟们虽不足够出色,但也能够到平均水平,稍加宽慰;另一方面实在羡慕陆祁徒儿少,却是个个出挑,光华漫天的,明明他只是个懒散的半老头儿而已。
陆祁也毫不掩饰他的得意。今天说蕻儿又在江湖上博了个什么称号,练会了什么新招式创出了什么新剑谱,明天又要夸晓山这个姑娘什么都好,就是对武艺太较真,真是让人头疼,听得剑圣只能咬牙,愤愤喝完面前这一杯好茶。
陆祁自成一派的功夫也是剑,从前与剑圣就是拔剑相斗时结下的交情,后来愈发精纯后变式成了窄剑、窄刀皆可用的招式,三个出色的徒儿中,陆蕻与萧燕支都是使的常规剑,苏晓山用的稍窄一些,也更灵巧些。但与剑圣用的软剑还是大不相同,软剑剑质软便可以缠在腰间,速度也快更适合近身对战。
总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剑法流派。
软剑不能戳刺,是以不好上手难入门,必须先将硬剑练到至少熟手的地步,才能开始习练,若是天赋与刻苦缺了一样,就不可能练好软剑。剑圣得到剑圣的名号后,没有再见到有出色的使软剑的年轻人了。
——直到前些日子,有个青衫少年,来找他,问他,如果赢了他是不是能要他的那把精钢软剑。
剑圣在江湖里大半生,却从未见过这个少年。说是少年,他也不知道到底是几岁,只觉得对方高而清瘦,完全是少年体态,肤色极白,一双微扬的凤眼眼瞳幽黑,不见眸光,他长得很是秀丽,却没有一点女气。
他直觉这样一位少年必不值一提,扬手剑锋就过去一探,被他敏捷避开,抽出了自己的佩剑就过了几招。少年随身携带的剑只是市面上随处可见最简单最低廉的铁剑,他却以这样的剑格挡下了剑圣使了七八分力的攻势。
剑圣十分讶然。他收了把式,将手中的精钢软剑递给他:“你既要它,可你连件趁手兵器都没有,我如今便将它借给你,你若赢了我,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