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身上,您可千万不能先垮掉。”
不得不说锦屏实在是很会说话,苻氏把小碗递给她,叹道:“你的话不无道理,可一时间我上哪儿去找能让重华动心的女孩子?”
虽然如今她对那曲若茹十分反感,可也不得不承认,短时间内她还真的很难寻到一个能和她相匹敌的女孩子。
锦屏接过小碗:“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您何不请皇后娘娘替您拿个主意?”
苻氏想了想,顿觉锦屏的话非常有道理。
箜儿和重华年纪相仿,又是个聪慧无双的,一定能给自己出一个最好的主意。
苻氏顿时有了精神,吩咐锦屏替她研墨,给儿媳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
锦屏带着书信进了宫,亲手递到了凤翔宫。
凤凰儿快速浏览了苻氏的书信,拧着眉道:“重华整日关在屋里,不愿意搭理人?”
锦屏忙道:“是,奴婢都好几日没和他说过一句话,也没见到他笑了。”
凤凰儿想了想,提笔给苻氏写了回信。
“你把这封信交给母妃,如果她不反对我的意见,你再去寻重华,就说本宫宣他明日进宫一趟。”
“奴婢替王妃谢过皇后娘娘。”锦屏接过书信,躬身退了出去。
半个时辰后,她把书信交到了苻氏手中。
苻氏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信,轻声念道:“母妃,人的一生不光只有男女情爱这一件要紧事。
重华出身尊贵,且尚不满十七岁,现下就谈论婚事未免太早。
虽然他性格太过活泛,但这也是他身上最大的优点之一。
如今重熙不在京中,我手头要处理的事务实在太多,如果能有一名信得过的人来帮忙……”
苻氏念不下去了,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娘娘——”锦屏又被吓了一跳。
苻氏用帕子拭了拭泪:“我上一世定然是个大善人,所以这辈子才得了箜儿这么好的儿媳。”
锦屏笑叹道:“皇后娘娘的眼光的确不是奴婢可以相比较的。
奴婢只觉得殿下应该另寻外一位喜欢的姑娘,那样就可以把那人给忘了。
皇后娘娘却觉得殿下应该有一番作为,而不是像寻常的宗室子弟那般虚度年华。”
苻氏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重熙和重华虽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他们打从出世那一刻起,前程就是注定了的。
重熙自小便是按照储君的标准培养的,重华则是随着他自己的心意长大的。”
不是她这个做母亲的人喜欢多想,对于重熙而言,重华从前那个样子大约才是最安全的。
所以她从来对重华的学业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一切以他自己开心就好。
可她很清楚,自己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望子成龙,她也只是个普通的母亲,如何不盼着自己的儿子有出息。
箜儿和重熙是恩爱夫妻,重熙对她也是全心信任。
她觉得重华应该学着做事学着成长,就证明重熙从未对自己的亲弟弟心生芥蒂。
苻氏笑着吩咐:“箜儿不是还交待你其他的事儿么,还不赶紧去办!”
见主子露出了笑容,锦屏顿觉整座王府的天都明亮起来。
她笑着应了一声,急匆匆去了赵重华的院子。
听闻锦屏来寻自己,赵重华缓步走出了书房,眼神却依旧有些空洞。
锦屏暗暗叹了一口气。
情之一字,果然是伤人又伤己。
重华殿下从前多么活泼讨喜的性子,如今竟被伤成这个样子。
她给赵重华行了礼,这才道:“殿下,皇后娘娘口谕,让您明日进宫一趟。”
赵重华淡淡道:“大嫂可说了有什么事儿?”
锦屏道:“皇后娘娘只说有些事情想要同殿下商议。”
赵重华嗯了一声,转身又想折返回去。
锦屏看着他的模样,既心疼又无奈。
只盼着明日皇后娘娘能让殿下打起精神来了。
对凤凰儿这个大嫂,赵重华还是十分尊重的。
他不敢大意,第二日一早用过早饭,骑着马去了皇宫。
这一日依旧不是休沐日,赵重华进宫后依旧去了御书房的偏殿。
和那一日不同的是,竟有人比他先到了一步。
“三皇叔,你怎的也在这里?”赵重华加快脚步走了进去。
正在喝茶的三皇子赵玦放下茶盏,笑笑着活下去迎了上来:“重华,我还想问你呢,你今日怎的也来御书房了?”
赵重华嘟了嘟嘴:“谁想来这里啊,是我大嫂宣我来的。”
☆、第六十四章 同病怜
赵玦和赵重华年纪相仿脾气相投,关系一直都不错。
只是经过苻溱微那事后,赵玦大部分都时间都用在了习武上,两人的来往比从前少了很多。
不过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