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如故身为不世门主,必须得交出一个唐刀客来。
谁能想到,这短短几日,还真被他揪出了一个唐刀客?
柳瑜尽管不信会有这样巧合的事情,但无论唐刀客是真是假,他都自信会稳操胜券。
要么,这个唐刀客是假的,是被封如故拖出来的替罪羊。
这样一来,如果封如故拿不出此人便是唐刀客的铁证,那便是欺瞒道门,践辱道门尊严。
要么,这个唐刀客是真的。
那么,不世门就必须担负起窝藏犯人、失职不察的责任。
无论怎样,不世门今日都必须给众道门一个说法。
否则,天道不容!
因为成竹在胸,是而柳瑜不急不躁,温和地袖手而立,养精蓄锐,直待与封如故的正面交锋。
因着是涉及人命的公案,且时间还未到天下令中所约定的卯时整,各道门中少有叫嚣者,只是各据一处,各自切察。
独身前来的荆三钗等得暴躁不已。
前几日,知晓封如故未死,荆三钗一颗心本就波澜横生。
谁想没过两日,姓封的又摇身一变,改头换面,竟做上了不世门门主。
荆三钗现今心情很是五味杂陈,直观表现便是拳头颇感痒痒,很想找个人捶上一顿。
很快,找打的人来了。
“……小弟。”荆一雁的手掌亲昵搭上了荆三钗的肩膀,“很久不见,想煞大哥了。”
荆三钗一个激灵,不习惯地去拂他的手:“干什么勾肩搭背的?”
荆一雁一身庄重的石青色道袍,面含微笑时,可谓通身君子萧萧之风:“你我兄弟,如此不是应当的吗?”
荆三钗不耐,虚指之间,暗蕴寸劲,直敲荆一雁腕脉。
荆一雁广袖一揽,巧妙避过,且将荆三钗右手收入了袖中。
二人双掌在袖中相击,闪转之间,已暗暗过了十余近身之招。
待荆三钗发觉不对时,已经迟了。
他的狐狸精大哥近些年来竟又是修为大增,体术已臻于化境,荆三钗一隻练惯了短·枪的手,竟是被他连番妙至毫巅的叩、抓、揉、点,敲得筋酥骨软。
荆三钗还没缓过来,右腕便是狠狠一紧。
荆一雁不知何时扯下了他雕饰着“白屋卿相”的冷玉束额,借广袖遮掩,将自己与他的左手死死绑在了一处。
荆三钗:“……你干什么?!”
荆一雁作温柔无辜状:“父亲说了,绑也要把你绑回家。”
“你少打父亲的旗号!”荆三钗气得几欲吐血,想把手挣出来,“就他奶奶的是你想绑我而已!”
“哎呀。”荆一雁左手如雷霆之势扯紧束额,右手却柔和地扶一扶心口,真诚道,“大哥冤枉。”
荆三钗:“……”
在旁人看来,荆家两兄弟久别重逢,执手依依,其情其景,堪称兄友弟恭的典范。
常伯宁、燕江南、罗浮春皆立于无师台下,各怀心事。
燕江南还在担心她家小师兄身体,尽管这人灵力已复,然而在燕江南心目里,封如故一时还难以摆脱那个常年面色苍白的病秧子形象,因而很值得担心一番。
罗浮春袖里笼着桑落久托师叔转给他的信件,贴着信的一截皮肤火烧火燎地发着烫。
常伯宁看起来则像是在发呆,直望着无师台方向。
看到他这副情态的人,无一例外,都以为他在等封如故。
常伯宁的确是在等封如故。
但同时,他并不想等到另一个人。
卯时整时,一道清影翩然踏上无师台。
与魔道重玄色、紫色、赤色的服製不同,封如故仍是白衣如雪,隐透半身如焚的业火红莲,圣洁与妖异混合一处,更显明艳诡谲。
待看清封如故面容后,宛如投石惊鹭,几日前未曾到场亲眼目睹封如故復活的众道门间先发出一阵此起彼伏的吸气声,继而轰然一声议论开来。
“封如故竟当真未死!”
“他这算是什么?!假死欺瞒道友,暗地里入了魔去,逍遥快活?!”
“话也不能这样说,当时……”
柳元穹、文忱等曾受封如故恩惠之人,在封如故死后,总算后知后觉地对他生出了满腔愧悔,午夜梦回,还有人因着未能在他生时偿恩,真心实意地落下了几滴泪来。
如今,封如故全须全尾地站在此处,他们在统一的呆滞之余,竟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哭笑不得感。
他只是站在这里,就像是带着讽笑,对所有人道:“对不起,死不去。”
……他始终是风流不死的封如故。
玄极君柳瑜此时可没有良多的感触,袭一身道骨仙风,立于人前,似笑非笑地开口道:“众家道门都到了,你最后才出。封门主好大的派头啊。”
封如故笑:“看来柳门主与封某不熟。天长日久,习惯就好。”
柳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