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海船,已经有了抛锚的概念。
小黄鱼咕咕的叫声,彷佛是一种魔音,柔嘉公主挣扎着要李敬抱,她想去船后面,那样看的更清楚。
登州州衙堂而皇之的在码头收起了海产鱼税。
别说北上金国复仇,就连跟赵构的争斗也会败下阵来,这是输不起的一仗,她也看出来了,李敬说的向大海要粮食,不仅仅是捕鱼。
“这三天船的鱼,够所有登州人结结实实吃一顿了!”
士卒们一边兴奋的呼喊,一边去把渔网打开。
“这件事你和朱琏定了就是,我只是提醒你小子不要玩火,金人没有打败,二帝没有救出来,千万不要无故的消耗兵力!”
机械手臂把渔网里的鱼倒在了甲板上。
“天啊。我一辈子,都没见过一网这么多鱼!”
朱琏跟郑太后想的不一样,老杜几乎每个礼拜都在跟山东粮商会商,一边在强行压制粮食价格,一边也在把各地存粮消耗上报。
“没事,你们就放宽了心!”
“好多鱼,好多鱼,好漂亮的鱼!”
听完李敬的话,刘锜立刻下令,让禁军把孩子们抱着。
不仅渔民在下海,水师,船厂的工人也在下海。
家属一乱,军心势必要乱。
敬,也不愿意干涉李敬在战争方面的决策。
又容易受到风云影响,顺风顺水的年头很少。
鱼儿在船甲板上活蹦乱跳,赵柔嘉疯狂的挥舞着手臂。
“我记得船上还是有很多火
“发个屁的财,这么多鱼,怎么可能卖到高价!”
民心即军心,靖康武三军将士多少兵都是难民里面征发的。
机械手臂举起了渔网,然后放在甲板上。
宣和,宣威两条船联动,拉着一张大网,结结实实的拉起了一网小黄鱼。
负责宣武号的林正风立刻对着几个小头目下令,让他们马上挑出一些好吃的鱼,清理出来。
就看看水师官兵们分拣鱼获就好了。
宣和号上的网,也拉了一些黄鱼,还有一些围着食用黄鱼的其他大鱼也被拉了上来。
林正风和韩羽已经商量好了,今夜彻夜捕鱼,明日到了港口,在换一帮人出海试航,适应新船。
登州码头到了晚上,光靠着燃起的火堆,火把,光线很暗。
“李宣抚使,可否让娘娘,太后,今夜在海上休息!”
别说在场的外地人,就是登州水师的官兵们,也兴奋的在甲板上跳跃。
“就是,再来这么几网,我们不仅可以满足登州自己人吃鱼,我们还可以往外卖!”
他还有些庆幸,让人把四辆皇后,太后,太妃车架上的被褥搬到了船上,船上指挥的居所也算是宽敞。
“这些小黄鱼,味道极好,这些远海的其他鱼在登州售卖也能卖出高价,真是发大财了!”
只捕一网,怎么能过瘾。
捕鱼的网,被拉出水面了。
郑太后和朱琏,黄灿,陈过庭,张叔夜等人也到船舷边,身子都探出去看鱼。
“你们选择一个安全的海域,我不希望发生任何意外!”
第一次用机械的动力,辅助捕鱼。
捕鱼当仁不让的成了第二职业。
郑太后本来还想叮嘱李敬几句,忽然间几条船都喧哗起来。
“李敬,李敬,我可以去抓鱼吗?”
这两个多月,李敬干嘛这么玩命,还不是为了早日把蒸汽机应用到船上,早日解决粮荒。
“靖武两军加上水师,在登州城外光兵就是十万人,这点鱼怎么够吃。”
几条船都在欢呼。
“要不,我们再下几网,晚上比白天更好捕鱼!”
李敬不知道的是,他让几个统制找鱼,这个临时增加的科目,影响了三条船编队的返航。
“李敬,李敬,我要吃鱼,小黄鱼真的好美味,你要马上给我做!”
发生粮荒大概率的事情。
围观的人群兴奋的嗷嗷叫。
至于其他人,委屈一晚上也无所谓,大部分都是随军一路从河东走来的。
“以前捕鱼,都是用小船小打小闹,今日有了能远航的蒸汽船,加上这个捕法,我们登州人以后再也不用挨饿了!”
改造的宣武号,把绑在一起当锚的石头给扔了,换了新的铁锚。
“太后,我信李敬,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山东这么多百姓因为粮荒而饿死!”
几个人生怕船速太快,今夜月色不好,摸黑靠岸时候发生事故。
别说老兵们喜欢这位小公主,连水师官兵也很喜欢赵柔嘉。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挨饿,饿死在眼前。
大宋的沿海,土地都相对比较贫瘠。
“不行,鱼儿有刺,这些鱼还很杂,万一划伤了就划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