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书屋

142 太子皇兄真是好福气啊

+A -A

    太子殿下居然叫她二妹妹。

    在太子殿下眼中,她不过是李若初那贱人的二妹妹。

    秦时见状,冷不丁的对秦瑜来了一句,“太子皇兄真是好福气啊”

    秦时的话,秦瑜并未理会,只对李若兰看了一眼,放下车厢的窗帘,对外面车辕上的阿飞道,“走吧。”

    秦瑜的马车刚走,秦时也勒了马儿的缰绳,迅速打马离开。

    待秦瑜的马车走远,李若兰情绪终于崩溃,突然对着马车离开的方向大喊一句,“太子殿下”

    珍儿找了一圈,终于在府邸门口找到了李若兰。

    不过,眼下看到李若兰情绪崩溃的样子,珍儿一时间却在犹豫要不要上前。

    就在珍儿犹豫之际,但见李若兰突然昏倒在地。

    珍儿见状,紧忙上前,一面上前,一面喊人,“来人啊,小姐晕倒了。”——

    溯洄阁。

    李若初刚到溯洄阁门口,便见陈嬷嬷带着一群婢女在溯洄阁门口等候着。

    李若初笑眯眯的上前,“陈嬷嬷。”

    李若初人才刚走到门口,便被三月和四月拿着几个藤条儿,沾了水朝她身上洒。

    “这是做什么?”李若初愣着看向朝自己洒水的三月和四月。

    便听陈嬷嬷解释道,“姑娘好不容易离开那污秽之处,洒些柚子水去去晦气。”

    成欢和成喜二人抿着嘴笑。

    一月和二月也笑眯眯的看着李若初被洒柚子水。

    洒完柚子水,陈嬷嬷又命人在门口准备了火盆,让李若初迈着火盆进屋。

    李若初皱了皱鼻子,疑惑的看向陈嬷嬷,“这又是何意?”

    陈嬷嬷又解释道,“迈过火盆,大吉大利。”

    李若初摸了摸下巴,想着这也是民间的一种习俗。

    是以,也没反对,只按照陈嬷嬷的法子迈了火盆才进的门。

    进了溯洄阁的院门之后,陈嬷嬷才跟李若初慢慢解释清楚。

    事实上,京城里是没有这样的习俗的。

    这样的习俗实则是地方习俗,也就是李若初的生母苗若舒老家的习俗。

    李若初听完陈嬷嬷的解释,这才明白。

    想着若是京城有这样的习俗,应该在府邸大门便这样做,而不是在溯洄阁的门口。

    原来,这只不过是原主生母老家的习俗。

    见陈嬷嬷提起原主的生母,李若初又趁此问了原主生母生前的一些事情。

    原主生母苗氏的祖籍是在囿城。

    便是李若初被送去囿城的那个庄子,原也是苗氏所有。

    从前从前李若初只从陈嬷嬷口中得知,原主生母苗氏在府里的一些事情,或者与哪些人来往密切,与其夫君李锦的感情又如何。

    李若初只知道苗氏的亲生父母在很多年前就不在这人世了,而李若初当时也只急于关心十几年前,苗氏究竟是怎么死的,苗氏的死又跟她的梦魇又有什么关系。

    至于这苗氏的背景李若初却问的并不仔细。

    今日还是因为原主生母老家的习俗,李若初才得知囿城原来是苗氏的祖籍,而原主生活了十几年的那个庄子曾经还是苗氏的嫁妆。

    听陈嬷嬷说起往事的时候,似乎心情有些沉重。

    “大小姐,老奴已经让人备好了热水,您快去梳洗吧。”陈嬷嬷说道。

    李若初看了看陈嬷嬷的脸色,内心似乎对当年的往事有些抵触,并不愿过多提起。

    对此,李若初也并没有对陈嬷嬷过多的逼问,只小手一挥,“走咯,泡澡去咯。”

    在刑部大牢待了一天两晚,从头到尾就未洗漱过。

    虽然出了刑部大牢,回来的时候,成欢和成喜二人在马车上对她简单的收拾了一番,还在干净的衣裳上面喷洒了一些香粉。

    即便如此,李若初仍然觉得自个儿浑身上下都是嗖的。

    陈嬷嬷想得很周到,命人在耳房备了平日里两倍的热水。

    李若初褪下衣裙,用清水将自己从头到脚清洗了两遍,这才跳进浮满月季花瓣儿的浴桶中。

    从刑部大牢出来后的第一次沐浴,李若初整整耗费了一个半时辰。

    沐浴完,一月和二月又伺候着李若初将一头青丝用棉布一遍一遍的擦干。

    待李若初收拾齐整,陈嬷嬷已经命人准备了一桌子的饭菜。

    李若初今日清晨在大牢中只喝了一碗肉糜粥,出狱到现在,折腾了这大半天,李若初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

    李若初看了一眼桌上饭菜,现品种甚是丰盛,就是整体口味偏清淡。

    陈嬷嬷解释道,“太子殿下派人告知,大小姐在那地方染了些风寒,不宜大鱼大肉,饮食需得清淡一些。”

    李若初闻言,看了看陈嬷嬷,撅了小嘴,长长的哦了一声,心里头只觉得突然有一阵暖流经过。

    二月在一旁忍不住说道,“太子殿下对小姐真是体


【1】【2】【3】【4】
如果您喜欢【才子书屋】,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