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书屋

第265章 刘辨登基称帝!三dao诏书,彰显新朝格局!

+A -A

,恢复如常。”

    “登基大典,至此礼成......”

    “......”

    一声声传令延出宫门。

    各军将士依序返回,南阳宛城恢复如常。

    登基大典的一幕,同样让直播间网友嗨翻了天:

    “恭贺辩爷,正位回宫,口刷火箭×1w;”

    “预祝我大汉王朝,国运昌盛,大吉大利!”

    “万岁太假了,我不说,祝愿辩爷活到一百岁,这剧我要追一辈子。”

    “奈何本尊没文化,一句‘牛逼’行天下!”

    “新世界格局拉开帷幕,我强汉必君临天下。”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尽皆汉土!”

    “大汉版日不落帝国,必指日可待!”

    “......”

    正当直播间内贺词不断时。

    “报—!”

    “捷报—!”

    忽然,殿外响起一声疾促的传报。

    刘辨抬眸望去。

    但见,侍卫何云急匆匆上殿,脸上遮掩不住的笑容,欠身拱手:“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曹操于郾县唐家老宅,大败袁术。”

    “哈哈!”

    刘辨仰天一声大笑:“好!朕就知道,曹将军必不会辜负朕之厚望,今日朕正位回宫,便有捷报传来,此大汉中兴之兆。”

    

    “文若。”刘辨摆手示意。

    “喏。”荀或颔首。

    旋即。

    他横出一步,展开手中诏书,朗声诵读:“汉遭大难,奸臣祸国!今朕以传国玉玺,正位回宫,改元中兴,意在救济黎庶,中兴汉室,上答神灵,下慰民望!”

    “《尚书》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今举国同庆普天同乐,当大赦天下,与之更始,凡百军民,深体朕意。”

    凡是登基称帝,第一封诏书,尽皆是大赦天下,以安黎庶。

    刘辨自然也不能例外,因此便命荀或写了这封诏书,当庭诵读。

    不过......

    刘辨却是微皱着眉,心中暗问:“老师,我记得你们给我讲过,新皇当即一般是‘建元’,只有中间想要转运的时候,才会用‘改元’的字样,荀或是不是搞错了?”

    “没有!”

    军师联盟立刻解释道:“辩爷,你已经登基称帝了,这次只是以传国玉玺,正位回宫,名义上其实不是新皇登基。”

    “你最开始的年号是‘永汉’,所以现在荀或才用了‘改元’,而非‘建元’,从某种意义上说,荀或用这样的字眼,就是在告诉长安汉庭,不承认你废帝的合法性。”

    刘辨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荀或还真是有心了,小细节把握得非常好,董卓如果知道了诏书的内容,一定会气炸的。”

    “恩。”

    军师联盟跟着道:“这原本就是荀或对长安汉庭的回击,咱们虽然不会拿利益挑起战争,但不代表不能以政..治手段回击。”

    “新皇新朝,自然要有全新的气象,岂能任由长安朝廷摆布,荀或的反击,便是要在声势上,压过长安旧朝,拉高新朝的政..治地位。”

    王左之才!

    果然名不虚传。

    某些事情无需刘辨提醒,自然可以做到尽善尽美。

    刘辨对于荀或的工作能力,非常满意。

    紧跟着。

    荀或收起第一道诏书,取出第二道诏书:“独木难成林,鼓掌难为鸣,大汉中兴,非一己能为,今朕以天之灵,正位回宫,欲鼎定天下,再兴汉室,非贤士大夫共事不可。”

    “......”

    “今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令握中有悬璧者,遣诣公车署,以备考课,择其优异者,入朝为官,与朕共襄大事,再造盛世乾坤。”

    这第二道诏书,便是《求贤令》。

    如今朝廷急缺贤才,自然要给他们一些机会,入朝为官,共襄大事。

    更重要的是......

    现在新朝缺人,天下士族纷纷上门求官。

    对于军师联盟的专家而言,这正是一个最公平公正的举贤机会,更是推行科举的契机,可以为以后科举选官,预留伏笔。

    因此,刘辨故意在诏书中写下“遣诣公车署,以备考课,择其优异者,入朝为官”,这次可行,那么下次同样可行,配合大汉完善的教育体系,逐渐将科举萌芽贯彻推行下去。

    当然!

    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未来军师联盟还会限制三公的辟除权,完善科举考核选官制度,争取在5~10年内,建立一套以科举为主,察举为辅的选官制度。

    第二道旨意宣读完毕。

    随即。

    荀或再次取出第三道诏书,将其展开,朗声诵读:“朕既正位回宫,当施恩典于民,从即日起,废田租税,改定额税,每亩五升。”

    军师联盟仔细查阅了南阳历年来的


【1】【2】【3】【4】【5】
如果您喜欢【才子书屋】,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