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书屋

第八章创作一

+A -A

途中,警察等人发现了杀人犯的尸体!

    经过众人的查探,或许是在逃亡的过程之中,杀人犯没看清楚道路,跌入了一个捕兽陷阱,杀人犯死了!

    故事到这里似乎是结束了。

    杀人犯死了,杀害富二代的老板被抓住了,完美!

    接下来第三个反转——老板死了。

    看到杀人犯死了,警察等人只能回去。

    这一回去,他们却发现被绑住的老板也死了。

    老板依旧被捆绑,嘴被毛巾堵住,在他的胸前插着一柄匕首,被钉死在身后的木桩,鲜血遍地,已经干涸了。

    已经流血不知道多久,一双眼瞪着,死不瞑目。

    就像是一个宗教形式的自杀现场,恐怖异常!

    一番询问,之前负责看守老板的众人开始解释起来。

    之前外面吹了大风,窗子被吹破了,不断雨水飘进来,配合阴森是声音,气氛诡异。

    众人为了安全,结伴前去柴屋,一同寻找合适的工具,修补窗户。

    他们将老板五花大绑的绳索再一次捆绑,确定老板不会逃跑之后,安心的离去。

    没成想,一回来,老板竟然死了。

    此时的两拨人,一波人是随着警察前去抓捕杀人犯的,一波是前去柴屋的。

    这些人都是集体行动,彼此证明彼此的清白。

    但老板不可能是自杀的,真正的凶手必定还隐藏在他们中间。

    此时死了富二代、杀人犯、老板三人,他们中还有一个未知的凶手。

    旅馆还剩下警察,一对年轻的夫妇,一个牧师、一对医生夫妇,教授老者。

    一共还剩下七个人。

    从职业或者是标签,佩顿将这些人都设定成善良、守序阵营的角色,提高游戏的难度。

    对于年轻的夫妇角色的设定,想了想,佩顿增添了一道感情暗线——两个年轻人不顾两个家庭的反对,冲破阶级的束缚,社会地位的的差距,因为爱情私奔出来,现在女孩还怀着孕。

    后世看来有些狗血的言情路线在这个年代,还很吃香,很符合潮流。

    《飘》还是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说实在的,《雷雨》以现在人的眼光来看,也很狗血。

    当然,专家都研究小说里更深层次的历史变迁、社会矛盾。

    不过,有这个功夫,为什么不如研究历史书呢?

    即便是允许写几本民国小说,也能让我们对那个有些迷茫的时代多出几分认知。

    佩顿不迷信那个所谓大师遍地是黄金时代,时代总是向前的,但是对那段时期的峥嵘岁月,包括伟人的历史,也心生向往。

    佩顿摇摇头,继续构思着小说。

    对于怀孕妇女的设定,这也是为了后面的故事考虑。

    在联邦普世观的认知中,孕妇和小孩怎么可能是凶手呢?

    这是大众的盲点认知。

    两者是无害的!

    处于这种盲点,在许多推理案件之中,都会出现小孩和孕妇的影子。

    他们或者是作者抛出来的迷雾,或者是真正的凶手,无论是哪一种,只要配合上足够的反转,让故事合理,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佩顿设定这一个人物,以孕妇的身份将妇女的威胁感降低到极限,方便后面可能的反转。

    牧师的角色则是为了迎合现在流行的宗教小说题材。

    设定一个在神学与科学徘徊,坚持用科学的思维解释神学的理智牧师,也算是个人风格鲜明的人气角色。

    疯狂和理智的冲突,神学与科学的冲突,充满了故事性,很符合这个疯狂的年代。

    甚至还可以扩展牧师的身份,甚至是增添一些悲情色彩。

    做了一辈子的牧师,但是偏偏被人告知神是不存在的。

    “神明,那是什么?别人供奉在心中的虚无寄托,奥克利托,作为一位牧师,你应该看得清楚。”

    “民众需要他维持心中的信仰,我们需要他维持腰包里的钱包,他是虚幻的,但我们的腰包是充实的。”一位主教醉酒之后,对他讲述道。

    从那一天开始,他生命的意义就改变了,他希望他能证明神的存在。

    即便是虚幻,并不代表,不存在。

    他尝试用科学的方式理解祂的存在方式。

    牧师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耗尽了用一辈子时间、精力,希望用科学的方式来验证神时存在的。

    科学的尽头就是神学。

    这是理性和理想的碰撞。

    同时可以把他和之前的杀人狂老板之间增加一条故事线,关于宗教的线,也借此可以说说佩顿对东方式的宗教哲学观念的理解。

    东方的宗教历史上从不缺乏那种看上去高深莫测,甚至让人觉得醍醐灌顶的哲学故事,如六祖慧能辩法、黄老之学论道。

    将其改头换面一番,绝逼把这些联邦的读者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1】【2】【3】【4】【5】
如果您喜欢【才子书屋】,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