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的瓷碗在漆红的矮几上滚了一圈,顺着边缘掉在厚重的地毯上,发出一声压抑的钝响。
青雀眼中的错愕也渐渐被恐惧所代替。
奴、奴婢一时失手,请、请太后责罚!
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抖意。
戚钰没有说话,虽然此时的她并不理解这位青雀姑姑为何会因为这卯大的事吓成这副模样。
然而下一刻,太后拍打桌案的声响便给了她答案。
来人啊!把她拖下去送到掌事嬷嬷那里,杖责二十,重新发配!
斩钉截铁,干脆利落,几乎是未经思考就已做出了决定。
戚钰不觉诧异,忍不住看向主位,却见太后冷着张脸似气得不轻,而戚奕则如老僧坐定冷眼旁观。
太、太后!青雀不可置信地抬起头,眼底顷刻间染上条条血丝。奴婢自小就跟在您的身边,求太后再给奴婢一次机会!奴婢知道错了!求太后饶命啊!
女子的哀嚎声回响在内阁,可这并没有阻止她的双臂被侍卫粗鲁的架起。
她挣扎着看向太后,挣扎着看向戚奕,最终把近乎祈求的视线落在了戚钰的身上。
一个自小就跟在太后身边的奴婢,居然会祈求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去帮助自己
戚钰下意识攥了攥手。
似惊觉自家公主微微前倾的腰身,慧凤立即眼疾手快地上前扯住了她的袖子。
可哪知就在青雀刚刚被带出殿外的那一刻,戚钰就站起身来朝着太后盈盈一拜。
小钰初回京城尚未孝敬祖母,既然青雀姑姑给了小钰机会,那么就请祖母准许小钰为祖母与五弟点上两杯茶。
太后的面上还挂着残留的火气,听了这话也只是心不在焉地挑了挑眉。
你还会点茶?
戚钰莞尔,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虽被世人纳为四般闲事,却也可助人陶冶性情参学悟道。小钰有幸承慧玲师太座下参佛,安闲之时也对点茶多有练习。几年下来虽不及能人圣手,却也得师太偶尔夸赞几句。若是祖母不嫌弃,小钰愿献丑一二。
太后不动声色地瞥了眼戚钰。
此时的少女正毕恭毕敬地站在大殿的中央,面上虽诚恳至极,可眼底却闪烁着不易察觉的倔强与讨好。
与那些各怀鬼胎的孩子们一样,自以为隐藏得很好,却总会被她一眼识破。
令她看了就忍不住发笑,却又刚好令她安心。
少顷,太后的语气总算是软下了几分。
闻白鹤庵慧玲师太素有点茶三昧手之美誉,奈何哀家久居宫中不曾得见。既然你自称是慧玲师太的座下弟子,那今日就叫哀家涨涨见识。
语毕,她又转头看向一旁的戚奕。
老五你也莫急着走,同祖母一起品一品你二姐姐的这杯茶。
戚奕笑了笑,就依祖母。
得了太后的首肯,戚钰借着青雀之前的位置坐下,又抄起宫女们重新端上来的茶具开始点茶。
碾、煎、冲、点。
少女熟稔地操纵着繁琐的器具,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织锦的衣袖轻拂桌案,露出半截纤细的手腕,发出阵阵令人心痒难耐的簌簌声。
戚奕盯着那处愣了许久。
直至耳边再次想起戚钰的声音,他才不动声色地别开眼去。
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点茶并非风尚,而是静、品、悟的过程。 戚钰一边说着一边让宫女将两杯茶盏递至太后与戚奕的手上,佛为众生,茶蕴万象。佛度俗人,茶净苍生。小钰虽对佛经只窥皮毛,但临行前幸得慧玲师太赠予《大宝积经》。若祖母不嫌弃小钰这点茶的功夫,小钰愿日日孝敬祖母,与祖母一同吃斋礼佛研习经书。
太后没有立即开口,而是端起茶杯小抿了一口。
绿茶的醇香自舌尖蔓延,带着她熟悉的味道,又夹杂了一抹她品不出的意味。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使她并不得意眼前这位早已被她望至脑后的孙女,她点茶的功夫却是最得她心的一个。
是以,在徐徐饮下半盏茶后,太后缓缓闭上了眼。
既然你有心,那便从明日开始吧。
*****
戚钰的脚步直至走出坤宁宫的大门还是虚浮的。
她承认自己因为青雀的事做了十分冒进的决定,可她还是押对了不是吗?
久居宫中的太后不会想要留一个她看不透的人在身边,一个故作矜持又曲艺迎合的戚钰才会让她觉得安心。
眼下她已经暂时获取了可以服侍在太后左右的资格,至于青雀
就要看太后刚刚到底有听进去多少了。
此时已近正午,日头虽大却依旧带着些许料峭。
戚钰拢了拢外衫朝步辇快步走去,哪知刚走了几步,手腕却被人一把擒住。
回过头,竟看到戚奕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