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路邊救人的新聞接踵而來,過去或許有正面宣傳的效果,但隨著「神蹟」愈來愈多,不論是真是假,民眾多少都會心生懷疑,任何言行都容易被放大檢視。大家都記得阿姆斯壯,誰還記得第二個登上月球的人,一旦招數用老,原本以為要造神,結果卻可能被照妖鏡打回原形。
2017年07月18日 04:10陳宜加/特稿
『虛應故事 推諉卸責!勞工保母 竟是無情後母』
一例一休爭議愈演愈烈,連蔡英文總統都說「看不懂」,民進黨立委也提案修法,作風強勢的勞動部長林美珠親上火線破除神隱封號,但面對質疑,僅一再重申目前沒有修法打算,將責任推回立法院,漠視勞工想被保護的渴求,事不關己的姿態猶如冷漠無情的後母。
勞動部應立法院要求辦理勞動政策公聽會,表面上是想聽取各方意見,卻將一例一休包裹在勞動政策中,明顯模糊焦點。事實上,立委當時正是針對一例一休爭議而做成決議,勞動部卻企圖虛應過水。
公聽會表定時間僅3小時,意見交流時間則僅約2小時,時間十分有限,公聽會還廣邀勞資各界、甚至移工團體出席,超過百人與會,勞動部也是各司全員出動,不免令人質疑,刻意以每人僅3分鐘的發言時間,限縮議題討論。
一例一休衍生爭議不斷,勞動部卻陸續以「開小門」的排除適用對象方式來解決。公聽會本應傾聽各方意見,作為政策調整參考,卻淪為虛應故事,想找勞資各方背書,結果任一方都不會買帳。
而親上火線面對爭議的林美珠,對於一例一休修法仍三緘其口,更脫口說出「立委逼我」等語,公開承認是應立委要求而開公聽會,不僅讓外界霧裡看花,也莫怪勞團怒火日益熾烈,民進黨早已全面執政,立法、行政應不扞格。
正如勞團諷刺林美珠,在公聽會現場看到她「很開心」,但是平時陳抗、遊行卻難得見到部長一面。早就被稱為「神隱部長」的林美珠,無視外界的批判聲浪,雖能以強勢作風貫徹政策,卻也落得「學法的不近人情」的負評。
儘管林美珠不斷強調曾多次與各地工會面對面對話,但觀察公聽會中態度,雖試圖展現誠意、積極為政策辯護,仍不免露出不耐神情。
勞工需要的不是繁文縟節的政令宣導或澄清,而是強而有力並且讓人感到安全的後盾,守護勞動權益。林美珠身為全國勞工的大家長,對於ㄧ例一休等勞工爭議,彷彿事不關己姿態,反更像冷漠無情的後母。(中國時報)
2017年07月18日 04:10 林志成/特稿
『解嚴都30年了 還搞監控把戲』
因應明年起月退休金從每半年發放改為每月發放,銓敘部退撫司要求公教退休人員出國前要先向所屬機關報備,否則將暫停發放。公教退休人員出國卻要通報去處等詳細資料以便查驗,這是「政府在監控人民行蹤」,非民主國家該有的作為。
以前月退休金每半年發一次,公教人員要出國,就事先向所屬機關報備一下,政府每3個月查驗一次,還可以接受。但從明年起,退休公教人員要出國,每次都需要報備,而且要交代詳細行程,這讓他們覺得行蹤被掌握、隱私權被侵犯,相當反感。
這次新規定會引起公教人員反彈,主要是銓敘部退撫司7月12日在網站上公告了「公教人員退撫給與發放法制與實務」,裡面明確提到:「查驗期間未出國者,如期發給;查驗期間出國者,主動聯繫發給機關並告知前往地區、事由、出入境時間及聯絡電話,亦得如期發給。」
在這項政策下,有學校真的發文通知退休老師,「為配合月退休金每月1日如期匯入退休同仁帳戶,如有出國情形,請務必事先通知學校並提供出國行程或相關證明,回國後亦主動與學校聯繫,如未通知學校且經發放查詢系統列出出境紀錄,將暫停發放當月退休金。」
政府發放月退休金,只要當事人還在、且具有領取資格,就應該給;如果規定還有不周全之處,就事後透過司法訴訟追回。在民主國家,人民出國要去哪裡,是他們的隱私,政府沒有權力干涉。
民進黨最近推動年改,大砍公教人員退休金,已造成他們不滿,現在又要公教退休人員出國要報備,這形同監控他們行蹤,難怪他們會生氣,痛責「政府把我們當假釋犯」、「現在是戒嚴了嗎」。(中國時報)
2017-07-17 19:03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女性藍委日前在立法院掌摑女性綠委,引發廣大議論。資深媒體人李艷秋今天在臉書粉絲專頁,以「小英」總統「看不懂」一例一休法條等政府諸多讓小民難以理解的現象,推敲出「那記巴掌,為什麼產生那麼大的療癒效果」的原因。
李艷秋在她的臉書粉絲專頁以「看不懂小英的看不懂」為題發文,指蔡總統說她一個法律博士,看三遍卻看不懂一例一休的法條。總統突然謙卑的承認自己有「不懂」的事,倒讓小民看不懂了。
李艷秋説,我們一直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