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书屋

285、聚势百万里,东海剑客西来(1/2五千字大章)

+A -A

    他能感觉到,这些书册的阅读,不但增加了自身的儒道浩然气积累,还让他对天道的感悟多了一层。

    道之所依,果然恢弘无边。

    封好木盒,韩牧野摊开纸卷,拿起墨笔。

    他要给东方书回信。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停笔,凝神静气,韩牧野又缓缓落笔。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文字落下,虚空之中阵阵雷鸣。

    这一刻,韩牧野脑海之中浮现无数求道者身影。

    文人,剑客,道人,魔修,大妖。

    世无对错,道有正邪。

    正道邪道,谁来勘定?

    大道,谁来指引?

    “若师德为正,天下正气长存。”

    白鹿山以授道解惑为己任,秉持正道,自身正,道也正。

    书卷写就,澹澹的金光浮现。

    哪怕是在没有儒道传承的西疆,这一篇师道典文,也不减其中文气。

    当孔朝德接过这文卷时候,整个人都愣住。

    “公子,这,这是传世典文吗?”

    浩然气透出书卷外,在西疆天道压制下都能让人感受其中澎湃文气。

    如此景象,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其中文采。

    “孔容,奔波虽苦,不及追寻大道艰辛之万一。”

    “你要知道,你今日所受的任何苦难,都是为了磨砺他日的辉煌。”

    韩牧野看着面前的孔朝德,轻轻开口。

    鸡汤。

    不对,是鸡血。

    果然,孔朝德面露激动,肩膀颤抖,向着韩牧野一躬到地。

    “弟子定然不负教诲。”

    韩牧野也没有拒绝,只是摆摆手:“去吧。”

    这场景,当真是传道解惑样子了。

    缩在剑阁门后的柳宏只觉浑身发寒。

    难以想象,自己要是变成那等古板模样,人生还有什么趣味?

    那山下的馆子,还能打折吗?

    孔朝德离开五日之后,盘坐在剑阁三层的韩牧野浑身一震。

    他的气海之中,原本浑厚的人望不断翻腾,有如长龙的澹紫色气息从天而降,灌注在他的身躯中。

    这气息只有他能看到。

    这只是一丝牵引而来的人望,真正浑厚无尽的人望之气,全都汇聚在中州白鹿山书院,等待韩牧野踏上白鹿山时候收取。

    人望之气强盛到穿越天壁而至西疆,可以想象,那一篇文章引来中州儒道多大震动。

    盘膝而坐,韩牧野面上露出笑意。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白鹿山上,双手捧着书卷,东方书仰天长笑。

    “今日之后,我白鹿山书院,有道矣!”

    无尽的紫色人望之气汇聚白白鹿山,将满山浸染成金紫。

    这等人望,若是汇入一人身上,那便是瞬间可称儒道大宗师。

    但此刻,这些人望之气在白鹿山上驻留不落,漫山学子教习都能受益。

    “能做出如此文章的白鹿山书院山长,到底是何等样人物……”白鹿山下,几位身穿青袍的文士仰头,面上透出难以抑制的惊叹。

    一篇《师说》,白鹿山书院名满中州。

    天下学子纷纷往蜀西郡而来。

    可惜,所有人都无缘拜见白鹿山书院山长。

    世人只知这位名叫韩牧的儒道大修,有宗师修为,面貌年轻,与东方书宗师论道,将其折服。

    这位大修还在锦川河上与镇西王府云锦郡主同处一室,红袖添香。

    韩牧宗师在锦川城外三千里,以诗化剑,斩三万剑修,为天下儒生开一通天传承。

    那“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剑道豪言,那“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剑意毕露,都让人神往。

    书生带剑,诗剑同修,终成世间儒门一道传承。

    白鹿山上,无数人等待山长韩牧归来之日。

    中州儒道,无数人猜测,宗师韩牧回归白鹿山之日,就是其踏入大宗师之时。

    ——————

    修行的时光,如白驹过隙。

    九玄山上,花开了又谢。

    剑阁又晒了一次剑。

    满山闹腾的黄脂虎,长高了一个头。

    闭关修行的剑阁长老韩牧野,一直没有出关。

    或者说,剑阁韩长老一直没有离开过剑阁。

    “当——”

    剑阁门前,长剑飞起。

    面上神色复杂的杨明轩退后一步,低声道:“我败了。”

    这一刻,周围围满的九玄剑门弟子不但


【1】【2】【3】【4】
如果您喜欢【才子书屋】,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