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书屋

CH29

+A -A

    「请陛下息怒!」此时户部尚书上前一步。「陛下,皇子们既已成年,也该分封出去了。一方面可助陛下您政事上的推动,亦可让皇子们体会民间疾苦,帮着做出成绩来。故而恳请陛下,不若将皇子们封王!」

    只见皇帝长吟一声,低喃:「封王……也是。朕一直忘了这件事啊……」

    皇帝起身,广袖一甩後转身欲走。「今日到此为止,若无急事,一律上摺子。」皇帝声音里明显透出了一丝的疲累。

    「臣等惶恐!」那几个老家伙跪下行礼,口称惶恐。这一跪,其它人也跟着跪了。

    「你们以为储君那麽好立?」皇帝笑了一声。「莫忘了朕亦当过储君,当时是费了多少力气才有了这个权利?那几个臭小子们有做了什麽吗?啊?你倒是说说,大皇子除了帮朕多了个皇长孙之外,可还有其它的功绩?」最後一句忽地拉高了音量跟音调,明白表示这几个人胆肥了敢掐虎须拔了。

    皇帝先前还听得津津有味,似乎在等着中书大人把正题给讲了。哪晓得话锋一转,便是提了立储之事。

    一时之间,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敢出声。整个大殿之上,体现了何谓最高品质——静悄悄。

    然而,一切似乎不像他所想的那样。皇帝对於皇子们似乎不甚满意,即使是自己的嫡长子。难道说,是他想岔了?可多年的朝堂经验,他自认为自己所推理出来的答案并无任何错处。

    若是封彦在场,兴许会冷嗤一声,说,君心难测。再者,身为最顶端的掌权者,岂容任何人能揣测到他的心意?那还了得?坏就坏在中书大人太过自负,也没了进退,擅自揣测天子之心。

    寝殿很大,富丽堂皇。然而换下一身明黄龙袍的皇帝,放眼四周,顿时觉得,这地方就算再多的东西,也还是让他觉得空虚。回想前半生,他竞竞业业,耗尽心力,好不容易终於脱颖而出,终而坐上了那把金龙椅。

    「是,老奴告退……」赵公公後退几步後,转身走了出去。

    中书大人压根没想到他俩居然提出了先封王,再来讨论谁才适合当储君一事。自古以来虽是立嫡立长,大皇子本来就是嫡长子,先天条件可说是再好不过。

    「也好。由礼部拟封号,除了六皇子、七皇子之外,其它的都先封郡王。之後再论功升阶,至於各位皇子该如何分配到各部,朕自有打算。」

    也幸好赵公

    眼见警报解除,封岳跟户部尚书交换了下眼神,心想里想的都是两字:成了!封岩内心有些唏嘘,只因为当时的偏见跟听信谗言,他失去的不只是叶夫人的温柔小意跟毫无顾忌直接拿钱袋子给他的豪气;还有他的庶长子。

    只见这位中书大人开口便是舖陈了一堆,道出陛下如何英明威武,政绩如何如何的好。待得差不多了,话锋一转,说大皇子也已诞下皇孙,是否该考虑立储之事。

,堵不如疏,何况还是能让国库进帐的。户部觉得呢?」

    「若是真能进帐,无论多寡,都是好事。」管钱的人,但凡能有所进帐,就算只有一点点,那也都是好事。毕竟国库为了打仗,都快要空了。可又不能增加税赋,容易引起民怨,而一旦到了顶点,就又要乱上好一阵子。万一又被人趁着内乱未平来边境搞事,兵部大概也受不了吧?

    皇帝扬了下眉。他似乎真的忘了封王一事,点点头,怒意也消去大半。户部尚书示意封岳,他这才上前。「臣附议。皇子们封了王,无论是不是能分封到领地,亦都是能光明正大且更有底气地帮陛下分忧解劳。」

    接下来礼部尚书也颤巍巍的上前说了句臣附议。而除了户部尚书以外的几位,都上前说了附议。而静亭侯封岳跟户部尚书彼此互看一眼,决定安静观察。

    一点议论的声音都没有。那几个老臣顿时背後冷汗直冒。中书大人只得再一揖到底,道:「陛下,立储本就是该做之事。何况皇子们大半都已过二十,除了最小的六皇子跟七皇子之外。而大皇子也替陛下诞下了皇长孙,此时更应该立储了呀!」

    皇帝心想,他是不是真的老了?此时赵公公走进来,弯着腰低声问皇上可要小憩一会?「半个时辰後唤醒朕,除却加急之事,其它一概等朕醒。」

    皇帝眯了下眼,面容没太大变化,指节轻扣着案桌,眼睛一个个的打量过去。好一会後,才开口。「朕倒不知,尔等如此急着扶一个储君出来,是觉得朕坐在这位子太久了,怕朕坐麻了,连脑子都不好使了是吗,嗯?」

    中书大人闻言,内心暗骂了句这个死老匹夫,然而脸上表情不变,开口便是陛下英明。接着,便双膝一跪,说了句臣有要事上奏。

    「朕是有多糟糕啊,让你们这帮老家伙,放心不下,非得要有个继位的才肯安心了,啊?来,给朕说说,朕听着!朕哪里没做好了?」皇帝依然是平常的口气,平稳的表情,只是换了个有些随兴的坐姿。

    那个进退有度、聪明绝顶、又有一手好厨艺的大儿子。现下,不只是弥补无望,未来也只会渐行渐远。原应是最亲密的父子关系,现才却是极致的疏离。


【1】【2】【3】【4】
如果您喜欢【才子书屋】,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