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书屋

第288章 韩嵩震惊!南yang便是圣贤书中的大同世界!

+A -A

    宛城附近百姓的孩子,居然可以吟诵童谣?

    一遍遍的声音冲击着韩嵩耳膜。

    一阵微风拂过,绿涛滚滚,如同置身海洋。

    “稻田养鱼,水车灌既;”

    荀或应声承诺:“既如此,微臣告退。”

    韩嵩放下手中书卷,举目望向窗外,稻田中依旧零星地站着辛勤劳作的百姓,他们头戴着草帽,面朝稻田,背朝天。

    “开设学堂,教书育郎。”

    哒!哒!哒!

    “如今我们南阳的百姓,很多都可以吃上稻田鱼,那日子过得不知有多好哩,才不过数月时间,您瞧见没有,那些娃娃们都胖了不少。”

    言至于此,韩毅皱着眉,沉思良久:“墙......墙什么来着?原谅侄儿愚笨,忘记了后续,不过它是描述稻田鱼长大后,跃垄墙的画面。”

    “这......”

    韩毅脸上遮掩不住的笑容,赶忙介绍道:“是朝廷研发的一种新型稻田模式,叫做稻田鱼生态养殖。”

    韩嵩蹙了蹙眉,没有接话。

    韩毅眼神中闪烁光芒,扫过窗外的稻田、水车、唱童谣的孺子:“以前小侄不相信陛下能得天道相助,但是现在,小侄确信无疑。”

    “听佳恒的意思......”

    “叔父!”

    他叫韩毅。

    “帝临南阳......”

    “帝临南阳,百姓安康;”

    他不禁好奇,抬手指向女子,像个山炮一样,傻乎乎张嘴便问:“佳恒,这是怎么回事,居然可以从稻田里抓出鱼?”

    近前的稻田中,一个女子直起腰来,手里抓着两条鱼,冲阡陌小路上的男子不停招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不等韩嵩问完,韩毅便点了点头,肯定地道:“是孩子们自己编的,这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首童谣,你没听过呢。”

    而且,在韩嵩心里,这可不单单是一首童谣,更是民心的体现。

    南阳皇帝陛下来此尚不足一年,便令南阳大治,民心可依,此真非常人之能也。

    韩嵩对面,一个少年郎指着外面的阡陌小路,路上满面堆笑的百姓,正戴着草帽,扛着农具,朝附近的庠序赶去,准备接孩子放学回家。

    不远处,一个巨大的圆盘高高矗立,它至少有五六丈高,缓缓地转动,带着潺潺的溪水,顺着水渠,汇入农田。

    “墙......”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

    韩嵩仰天哈哈一声:“原来如此。”

    “学成文武,报效帝王。”

    “叔父,这里便是宛城附近了。”

    韩毅极其肯定:“当然!比如有一首童谣,就是专门叙说稻田养鱼的,好像是这么唱的,小鱼儿,稻田游,跃垄墙。”

    “佳恒,这童谣是......”

    “免赋赐农,屯垦开荒。”

    韩毅兴奋不已:“叔父,请恕小侄说句公道话,虽然咱们家族深受免赋之害,但不得不承认,南阳百姓却更加富足,这才是书中描绘的大同世界,不是吗?”

    “哈哈。”

    他简直不敢相信。

    这一幕,顿时惊掉了韩嵩的下巴。

    “二狗哥,接回娃来,给你们炖鱼汤喝。”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师言读书,当明志向;”

战,你去寻求他的帮忙,或许真的可以查缺补漏。”

    等到孩子们近前时,韩嵩才听得清楚:

    “以前侄儿不太相信这些东西,总感觉鱼会把秧苗全部吃掉,但在朝廷的坚持推行下,这稻田鱼生态养殖,是大获成功。”

    韩嵩一脸的不敢置信:“果真?”

    农田碧绿,小桥流水。

    韩毅却是更加的来劲,张嘴便道:“何谓大同?《礼记》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一辆马车由远及近,缓缓驶来。

    “陛下!”

    “哦,那个呀。”

    韩毅极其坚定:“便是天选之子,将来匡扶汉室,再造乾坤者,必是南阳汉庭的这位,而非董卓控制的长安傀儡。”

    *****

    正在此时,前方的道路上,一些孩子蹦蹦跳跳地赶来,嘴里还哼哼着一些歌谣。

    韩嵩虽然经历了太多的现实洗礼,但内心同样有颗大同之心,这是每个读书人心中最神圣的理想,它只会被掩埋,绝不会消失。

    乃是韩嵩的族侄。

    南阳,宛县。

    韩嵩试探性地询问道:“你也准备参加朝

    “好嘞~~~”


【1】【2】【3】【4】【5】
如果您喜欢【才子书屋】,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