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书屋

第0967章 赵祯的为君之dao(今晚一更,明天补)

+A -A

    寇季听完了赵祯一席话,沉默了许久,最终缓缓开口,“谁都没有错。”

    官家若是许给他们太大的便宜行事之权,固然能护佑一方百姓平安,可也将一柄刀悬在了大宋朝所有人头上。

    赵祯暂时还没有庭议新的参知政事的人选。

    可现在看来,朕要做的还有很多。”

    赵祯点着头道:“朕当然知道杜伊和王凯有实力一举剿灭叛军,可朕的军令不到,他们即便是便宜行事,也没有狄青那么大的自主权。

    他们二人信奉的是,只要能把朝政处理妥当,他们就算是躺着处理政务,也无所谓。

    赵祯咬了咬牙,“朕要是多给他们一些便宜行事之权,百姓们也不会遭殃。”

    任何企图进入到资事堂分享他们权力的人,最终都会变成他们的手下败将、或者门下行走。

    资事堂是他们两个人的办公之所。

寇季一左一右躺在躺椅上。

    官家能将指挥大军的权力交给武将,并且许了武将便宜行事之权,甚至将十五万禁军交给了狄青,由狄青一人掌管,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寇季拒绝了宫娥伺候自己吃茶,他自己端起了茶杯浅尝了一口,沉吟着道:“官家是觉得两边都没有错?”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朝廷为了防止武将作乱,所以定下了铁律,武将无令不得擅自出击。为了是保全家国天下。

    就没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寇季听到赵祯此话,

    赵祯反问道:“那百姓的惨剧怎么解释?”

    杜伊和王凯斩首三万多,俘虏十多万人,算是我大宋近一年多以来最大的军功。

    他们手握着大宋的兵权跟满朝文武讲道理,没人讲得过他们。

    所以如今政事堂是寇季一个人的办公之所。

    吕夷简和王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是朕的问题,朕不会不认。”

    自从王曾离开了政事堂以后,政事堂内就剩下了寇季一个光杆司令。

    没有一群老夫子围在耳边唠叨,赵祯和寇季就洒脱了许多。

    满朝文武心里都清楚,如今的朝廷,就赵祯和寇季说了算。

    至少太祖、太宗、先帝,做不到官家如此壮举。

    为了大宋朝大部分人的脑袋,选择牺牲一小部分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官家不必自责。

    所以官家没错。

    你说说,既然双方都没有错,那错在谁身上?”

    百姓们的惨剧,朕已经通过武德司了解到了。

    毕竟,他们派遣六千精骑只能击溃敌人,想要将敌人彻底剿灭,还差了点。

    可王曾言之有物,他在奏疏中明确的告诉朕,他已经抓到了王凯和杜伊为了贪功,驱使着叛军残害百姓。

    所以他们只能追着叛军跑,将叛军的心神和体力耗尽,等朕的军令一道,他们就能快速的率领重兵出击,歼灭所有敌人。

    朕觉得他们双方都有理。

    满朝文武对寇季一个人霸着政事堂,对寇季和赵祯霸着资事堂,没有任何意义。

    如今他们手底下的将士都盼着赏赐呢。

    可王曾上书跟朕说,王凯和杜伊明明有一举剿灭叛军的实力,却一直追着叛军跑,导致许多地方的百姓被叛军残害,罪大恶极。”

    王曾弹劾他们也没错。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禁军如今算得上是四海之内最强的兵马,数千还看不出什么,可一旦过万,那就是一股十分强横的力量。

    他们若是为祸,危害远比叛军要大。

    赵祯侧头看向了寇季,认真的道:“寇公告诉朕,四哥乃是天授之人,既是天授之人,就没办法在不增强地方大将军便宜行事权力的情况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吗?

    所以他们的做法不算是有错。

    赵祯坐起身,盯着寇季认真的道:“朕想听听四哥的高见。”

    赵祯缓缓躺下,一脸自嘲的道:“都没有错?难道是那些无辜百姓的错?朕不是那种喜欢阿谀奉承的人,也不是那种自欺欺人的人。

    所以赵祯和寇季如今不出去欺负人,没人在意他们在宫里是如何办公的。

    王凯和杜伊遵令也没错。

    因为王曾说的对,他们有足够的兵力快速的镇压叛乱,却坐在关口等命令,害了应州等地的百姓。”

    官家能容忍他们调遣三千精兵便宜行事就已经很不错了。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官家明明心里清楚,何故问臣呢?”

    赵祯张开嘴,静等着宫娥将一枚杏子喂到了嘴边,一边咀嚼着杏子,一边道:“四哥,应州那边的事情有点难办啊。

    寇季看向了赵祯,“官家觉得此事是自己的错?”

    赵祯幽幽的道:“朕以为,在朕的治下,百姓们会安居乐业,所有的人有事做,所有的孩子有书读,所有人都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


【1】【2】【3】【4】
如果您喜欢【才子书屋】,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