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感受餘韻。
原本他只是想,早一天打探勇者底細便能早一天回去,於是在店主人拿著油一臉不懷好意進門的時候,他才會以留宿作為交換條件答應對方求歡。但這種快感實在太過強烈,難以想像的至樂高過一切,他往常依循的理性跟智力在這一刻全然無用,只能隨本能追尋快感,享受這種計畫外的驚喜。在興致當下,甚至覺得理念達成也沒有這般銷魂,況且要造個替身也不容易,什麼事不如爽完再說。
於是當店主人因為魅魔淫液刺激而提槍再戰的時候,他也不管當初說好是來幾發換幾宿,甚至忘了稍早前怎麼會有心思計算這種東西?只顧渾身興奮的主動蹭近店主人下身,磨得對方前端難耐,脹癢難當,面對面扛起他修長淨白的雙腿就著黏液重探深穴。
店主人進入後蠻橫的押著他纖弱的雙手上臂,自顧自瘋狂伏動,眼見臀起臀落,每回都送到最深。而凱伊只覺酥麻快感自脊椎直衝後腦,撞擊得他目眩神馳,無處可躲,身後飽脹感讓他滿足嘆息,索性沉迷慾望探索極樂,此刻在慾海浮沉裡唯有接受一途,沒有其他出路。
「今夜時間還很長呢。」店主人伏身親吻凱伊,放手讓凱伊摟住他脖子熱情回吻。
翌日,這間旅店暫停營業一天。
【第二章 完】
【注釋】
*旅店的信仰限制:旅店在中世紀中期以前都還是教會開設的,因為那時醫療真不怎麼樣,找世俗醫生不如找修道院,修道院治不了基本只能靠神,當時各地教堂都會用些方法得到一些聖人骨血、聖人遺體、聖釘聖木(耶穌受難的十字架),甚至還有聖母瑪利亞的披風被分成數塊分別拿回去放置教堂的事件,其中有不少是造假(例如就有人說當時整個歐洲教堂裡的聖釘聖木都聚集起來可以蓋一棟房子),也有人藉託夢之名去挖聖人屍骨,搞到後來竟然一個聖人有兩具屍骨的狀況發生。
但無論真假,在那個年代仍然是有很多為了治病而四處找教堂朝聖的信徒存在,因此教會就在通往比較著名的教堂路上每隔一段路設一間旅店,供朝聖的信徒免費居住,裡面會有修女或修道士幫助服務病患與處理傷口。在旅途開始前,這些朝聖者身上會別有特殊記號的胸章,山賊強盜看到胸章便不會去攔截搶劫,旅途中還會有聖徒沿途保護,是在戰亂與疾病肆虐的時代,相對安全的遠程旅行。
大概到中世紀後期才出現純營業用的旅店(差不多13、14世紀,教會看著也跟著轉型開始逐步讓旅店收錢,後來只剩營業用的旅店),但正常人不會去居住這種野店,甚至不敢靠近,因為信仰緣故,這些商業旅店通常收留跨城邦的危險人物、強盜、罪犯、異教徒、失婚婦女等,曾經就發生過喪夫的女士與她的侍女在這種野店被強暴,還發生過很多起搶劫,以及誤殺事件(夜晚視線不造成),是個挺混亂的地方。
本文借用這個設定,配合勇者與魔族的設定讓野店變成冒險者與雞鳴狗盜之徒的龍蛇混雜之地,漂亮的凱伊去那十足是羊入虎口www
*深秋是酒類一年裡最好喝的時候:
在中世紀時,人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酒類,不少歷史學家認為是因為當時水源並不乾淨。貴族的餐桌一定必備葡萄酒等水果酒類,而平民或農夫則較多機會可以直接得到穀物酒(看當地直接種植的作物是什麼)。
那時候的人們早上會給小孩灌一壺蘋果酒讓他們身體健康,大多數人都醉醺醺地活著,這也是為什麼啟蒙時代會在咖啡與茶盛行之後。
中世紀對「酒」的好壞概念與現在還有一大不同之處,就是「年份」考量。現代人品酒還會重視釀造的年份如何如何(由於酵母是活物不好控制,早年傳說在流星越多的年份酒會釀得越好,因此發展酒類「星級」評鑑制,星星越多代表酒的品質越好),中世紀則沒有年份這種說法,因為16、17世紀之前瓶裝技術尚未成熟,軟木塞也還沒被發明出來,酒類非常不好保存,放超過一年鐵定變醋,當時的水果酒跟醋可能來源於同一桶,真正好價格的酒都是在剛被釀造出來正新鮮甘醇的時候,放越久越酸越臭,也就越沒有人要。
當時水果酒種類繁多,除了最常出現的葡萄酒,還有楊梅酒、氣味優雅的法國蘋果酒等等,都是因為水果園一次採收期就囤積大量,在未有妥善保存技術的背景下把那些當時賣不完的水果進行釀製,不同農莊各自發展不同的獨門釀造技術,還讓農家姑娘到當地「酒吧」去推銷自家釀的酒,以求在保質期結束前得以推銷出去。(直到現在法國部分小鎮還有這樣的習慣,而味道特殊的甜美好酒也常常出現在這些「自家釀造」的農莊中)
釀酒原料基本只要有甜味(糖分)就能讓釀酒酵母自行進行轉化,甜度越高釀出的酒酒精濃度也就越高,這也是法國蘋果酒不易保存的原因,直到近代法國要外銷蘋果酒都得在裡面另外添加酒精,原本芳香清甜的版本可能得到當地才品嘗得到了。
而葡萄等本身糖份高的水果就容易釀造出酒精濃度相對高的水果酒,如果還想保持更久一點就得靠當時煉金術發展出的